各院(系)团委、研究生工作团委、社区学院团委: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面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实践活动,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科学素养发扬后世博精神,全国科技活动周(上海)组委会办公室、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第七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为认真做好本届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科技,让城市更精彩"的主题,注重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循环经济、智慧城市等后世博热点问题的思考,以身边科学为基础,创作具有创新性、新颖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作品。
1、体现时代感。注重科学、技术和人文的融合,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体现群众性。面向本市高校全体在校学生,提供师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展示交流的平台,提升上海高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3、体现创新性。突出对大学生创新理念和品格的培养,注重创新实践,加强对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提升高校师生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
二、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全国科技活动周(上海)组委会办公室
协办单位: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
承办单位:东华大学
成立第七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组委会,设在上海科学普及促进中心。组委会下设办公室、活动策划部、宣传联络部和项目评审部。办公室设在东华大学团委,负责本届展示评优活动日常工作。组委会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本届展示评优活动作品评审工作。
三、参赛对象
凡在2011年9月30日前正式注册的本市全日制高校在读的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可参赛。
四、作品要求
1、作品应具有科技含量,并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须由学生在近两年内(2009年10月以后)自主选题、设计、研究、制作并独立完成。对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及已在国际或全国性竞赛中获奖的作品(包括"挑战杯")可选送展示,但不参加评优。
2、申报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科技发明作品(必须要有实物可展示,论文不再受理)和社会科学类科学论文两个类别。各高校上报展示评优活动的作品需在本校初审的基础上选送,总数原则上不超过10项,其中自然科学类科技发明作品不少于所推荐作品总数的二分之一。
3、自然科学类科技发明作品包括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和能源化工等类别,作品可以是发明创造、工艺革新等实物展品,也可以是可展示的软件作品。社会科学类科学论文包括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类别。
4、实物展品选送时,应随作品申报书附设计报告、实物模型、照片图表、多媒体展示片、鉴定报告及申请专利有关材料等。软件展品选送时,应随作品申报书附作品光盘及应用证明等。入围复赛的实物展品需带到答辩现场进行展示,若实物模型搬运有困难,需附视频文件,评审专家认为必要时,将进行实地评选。
5、参赛作品可以个人申报,也可集体申报(限3人以内),指导教师原则上只能填写一位,填写好本届展示评优《作品申报书》后,经本校团委初评后选送。
6、为保护大学生作品的知识产权,本届活动组委会鼓励学生在选送作品时申请专利。凡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并有推广价值的作品,可以到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办理专利申请和资助。(资助具体办法和表格可到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网站www.ssip.com.cn查询)
五、活动安排
本届展示评优活动分五个阶段:
1、宣传发动(2011年12月下旬—2012年3月下旬)
组委会办公室召开各高校负责人和联络员会议,各学院按组委会、学校统一部署的要求,制定本学院活动方案,并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发动师生参赛。
2、高校初审推荐阶段(2012年3月底)
各学院在面上发动和重点推荐相结合的基础上,经过初选后选送符合参赛要求的项目作品,于2012年3月15日前向上海大学组委会办公室递交《作品申报书》(后附正文,一式三份)及《展示评优作品汇总表》,并将《作品申报书》与《汇总表》电子版发至指定邮箱tuan_wei@163.com,3月中旬校团委将组织专业老师统一进行评审、择优推荐。
3、市级初赛阶段(2012年4月14日)
由组委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各高校上报选送的作品按参赛者提供的设计报告、实物模型、照片图表、多媒体展示片、鉴定报告等有关材料进行查新和评审,评选推荐部分作品参加复赛。
4、复赛阶段(2012年4月底)
在复赛期间,将举办"创新一日"活动,期间将聘请有关专家召开创新理念、创新心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的专题论坛或讲座,同时通过现场答辨对通过初赛评选推荐的参赛者进行咨询、论证和指导,并评选出十件作品进入决赛。
复赛阶段,还将组织大学生参观上汽集团下属的大型企业,进一步拓宽创新思路、了解我国汽车事业发展的最新动向。
5、决赛和总结表彰阶段(2012年5月26日)
进入决赛的作品,由作者本人进行演讲和作品演示,并现场回答评委专家及观众的提问,评委会通过评审,确定进入决赛作品的获奖等级。
本届展示评优活动的总结表彰将于2012年5月26日举行,届时将对获奖作品、获奖个人与获奖高校进行表彰。同时各高校将参加展示评优活动的获奖作品在现场进行展板及实物展示,展示对社会公众开放。现场还将邀请相关企业、律师、技术转让咨询人员等参加。
六、评奖办法
1、本届展示评优活动,设作品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与奖及单项奖各若干名。组委会将推荐入围决赛的项目参加第十届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的评选(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2、参加现场展示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品以及国际或全国性竞赛获奖作品,组委会将颁发"参展证书"。组委会将推荐部分优秀作品参加2012年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的有关展览。
3、本届展示评优活动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用以表彰优秀作品的指导老师;设"杰出工作奖",用以表彰在赛事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组委会工作人员和各高校工作人员。
4、组委会将根据各高校在本届展示评优活动中的组织情况和获奖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和"组织奖"。
特此通知。
七、组委会
上海大学学生科创中心主任:黄婉璐 13801848677
联络人:戴亚宁 18817395059
负责人:校团委 沈青松 31289471,15802116723.
联系地址:上大路99号校团委(A楼收发室二楼) 邮编:200444
官方邮箱:tuan_wei@163.com
市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晓冬
联系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东华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213室团委办公室
联系电话:021-67792230 传真:021-67792230
邮编:201620 E-mail: zxd@dhu.edu.cn
附件:1、展示评优活动评审规则
2、展示评优活动作品申报书
3、展示评优活动作品汇总表
共青团上海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抄报:党办、校办、党委组织部、团市委学校部
抄送:各学院(系)党委、研究生工作党委、社区学院党委
附件1:
第七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
展示评优活动评审规则
一、本规则由"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组委会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
二、评审委员会
1.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来自高校、企业或相关科研院所的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2.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组,各组设组长一名。
3.组委会项目评审部负责对参赛作品分类、统计、送阅和评审的组织服务工作。
三、评审原则
1.参赛作品分自然科学类科技发明作品和社会科学类科学论文两类。
2.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经济价值、社会效益等方面因素。自然科学类科技发明作品的评审中,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分别占30%、40%和30%的比重;社会科学类科学论文的评审中,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和现实意义分别占30%、40%和30%的比重。
3.评审工作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初赛要从各高校上报选送的作品中选出进入复赛的作品;决赛将从复赛中推荐的前十名的参赛学生中评选出特等奖2名和一等奖8名。
4.评审时注意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异,三个学历层次学生作品的获奖人数评审委员会将会确定一定的比例。
5.市级初赛评审采取书面评审,复赛和决赛评审采取学生演示或演讲,评委现场问辩方式。
四、附则
1.各高校要按照《关于举办第七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的通知》和本评审规则的规定,对选送的作品进行严格的资格和形式审查。
2.组委会将对各高校选送的作品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不合格的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
3.各高校自行组织校内初赛,初赛的评审可以参照本评审规则的要求进行。
4.本规则解释权归"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组委会。
附件2:
编号:
第七届"上汽教育杯"
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
作品申报书
作品全称:
所在高校:
第一作者姓名:
类别:
( )A.自然科学类科技发明作品
( )B.社会科学类科学论文
二○一一年十二月
填表说明
1. 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 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编号由组委会填写。
3. 作品正文格式要求:宋体,小四号,1.5倍行间距。
4. 申报书可另附相关说明资料,申报书和作品正文按照学位论文的要求(加封面,封面用本申报书的封面即可)一起装订成册。
5. 如有疑问,可咨询组委会办公室或各高校的活动组织部门。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东华大学团委。
联系电话:67792230 传真:67792230
E-mail:zxd@dhu.edu.cn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东华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213室团委办公室
邮编:201620
第七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
展示评优活动作者原创性声明
我遵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在本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中所呈送的研究成果,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
特此声明。
作者本人签名:(集体项目请所有成员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作品全称
|
|
作品类别
|
本作品类别:
A.自然科学类科技发明作品
A1.机械与控制 A2.信息技术 A3.数理 A4.生命科学 A5.能源化工 A6.其它
B.社会科学类科学论文
B1.哲学 B2.经济 B3.社会 B4.法律 B5.教育 B6.管理 B7.其它
|
第一作者
|
姓 名
|
|
性 别
|
|
学 号
|
|
学 历
|
?专科生 ?本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
|
专 业
|
|
年 级
|
|
手 机
|
|
电 话
|
|
E-mail
|
|
合作者情况
|
姓 名
|
学 历
|
学校、专业
|
手 机
|
|
|
|
|
|
|
|
|
指导教师
|
姓 名
|
|
职 称
|
|
电 话
|
|
一、报送类别( )
A、参与展示评优
B、仅参与展示:
B1、毕业设计
B2、获奖作品
* 毕业设计的作品和国际或全国性竞赛中获奖的作品可以选送进行展示交流,但不再参与评优。
|
二、项目来源及创作意图
|
三、项目介绍(设计思路、实施方案、运用技术和方法等,可附页)
实物展品请另附设计报告、实物模型、照片图表、多媒体展示片、鉴定报告及申请专利有关材料等。软件展品请另附作品光盘及应用证明等。
|
四、主要用途、适用范围及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效益、理论意义及应用前景等,可附页)
|
五、技术鉴定、获奖和申请专利情况
|
指导教师
推荐意见
|
签字:
年 月 日(盖章)
|
所在学院(系)推荐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盖章)
|
学校共青团审查
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盖章)
|
评审委员会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盖章)
|
市活动组委会意见
|
签字:
年 月 日(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