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25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结项评级公示

创建时间:  2025年09月26日 09:37  陈汀滢   浏览次数:

经学院评审和推荐项目校级答辩,2025年上海大学“挺膺担当新时代,实干笃行绘新篇”暑期社会实践结项评级结果已经产生现将项目评级予以公示(同一等级内排名不分先后),公示期为2025926日—2025930日:

项目归属学院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评级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追寻前辈榜样,筑梦科技自立自强——基于上海大学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科研事迹的科学家精神宣讲

薛至言

A

上海电影学院

闵行后浪逐新梦:闵行区青年店主创业扶持政策需求研究——基于“青春小店”的实践调研

桂婉晴

A

社会学院

从漂泊到扎根——抗逆力视角下关于提升上海市“老漂族”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玛依热·乌布力达

A

上海美术学院

和每一个孩子共创美育“科奇空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科创角”参与式设计与合作搭建计划

严若欣

A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边境豆·云南造·上海智——咖啡新丝路上沪滇协作背景下“咖啡+”路径研究

杨慧洁

A

悉尼工商学院

通达无阻,海外四方:结合海外仓的四通一达与递四方的数字化智能化物流

王欣宇

A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三维赋能,点亮未来:以“宣讲-实践-共创”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科学家精神培育新生态

梁安迪

A

上海电影学院

“岂曰无名”——沪上隐蔽战线历史足迹探寻与当代活化路径研究

易予佳

A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浸润式思政课堂如何有效发生?——思政引领力在宝山区爱心暑托班中的实践机制研究

梁慧

A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民间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路径探索——基于长三角地区非国有小型博物馆的案例调研

陈怡男

A

管理学院

通“芯”探“微”——“AI+”背景下上海集成电路企业人才供需匹配与产教协同优化研究

陈玥丞

A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智链红心·银龄 AI 护航行动

李贺帅

A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守护高原明珠,共绘生态蓝图 ——探索高原湖泊纳帕海生态保护与应急修复之道

吕烨佳

A

悉尼工商学院

数字纽带,丝路云端——当丝路与电商共鸣,一场横跨三国五地的信息一带一路的调研实践

姬伟智

A

校团委

老港不老,成日焕新——红色文化引领浦东新区老港镇成日村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张晓倩

B

文学院

百丈星光,筑梦课堂——浙江省文成县百丈漈镇暑期支教

夏悦

B

新闻传播学院

“照破山河万朵”——浙江省非遗寻访与ip地图呈现

王佳英

B

新闻传播学院

智享银龄,数字助老

陶冠男

B

悉尼工商学院

喜讯智瞳·桥梁防撞无人机预警系统

章雪韬

B

上海美术学院

艺心向党,设计赋能——基于中共一大会址红色文化创意设计传承

陈姞彤

B

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大模型把脉申城民生——基于Qwen的智能医疗机器人在上海社区的医疗应用与效能验证

熊孜

B

社会学院

沪滇牵手,暖护童心——社会工作赋能边境少数民族山区留守儿童成长实践探索

曹新悦

B

文学院

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互生方案——基于滩浒、金山嘴两村渔文化的调查

郁佳莉

B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沪与遵行”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实践团

王晨栋

B

社会学院

“展+”激活文旅新动能——上海援滇的创新实践

薛伊扬

B

上海美术学院

品读南西 海派传承 ——上海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优秀历史建筑遗产与保护更新调研

高铭泽

B

悉尼工商学院

面向隧道渗漏水预防与治理的信息智慧互联现状调研和方案设计——以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为调研对象

周佳欣

B

微电子学院

现实与网络身份的落差与认同——基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研分析

王祺雯

B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富铁金穗,惠农康行”——基于上海大学生命学院一号试验地、嘉善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富铁玉米种植和产品开发实践

李金鼎


B

悉尼工商学院

中原通衢,太极图鉴—以河南为主的文枢出海,跨境电商调研

王梓繁

B

外国语学院

基于多模态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研究

邓修杰

B

上海电影学院

演绎钱伟长故事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刘施佳

B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智能建造新范式——上海电力工程施工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研究实践

林敏琦

B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探源钢铁精神,矢志钢铁报国”——钢筋铁骨铸魂宣讲

薛佳佳

B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赣鄱探教路:文英乡教育现状深度调研与发展赋能实践计划

甘钰莹

B

钱伟长学院

从石库门到智慧云:上海红色基因与城市数字治理双轨实践调研

刘宇乘

B

管理学院

轨上安全声 —7 号线上海大学站志愿者安全知识 普及实践

代佳蔚

B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智”绘红图,“碍”有新声 ——以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阳光201”平台为例,探究“上大智创”赋能残障人士与传播红色科创精神的实践路径

薛舒文

B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友爱同行——友谊路街道益友大课堂夏令营

刘骜

B

理学院

当非遗遇见上海—传统工艺在都市空间的创新实践与青年赋能社会实践

罗文慧

B

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大学“十四五”规划发展成就调研 ——基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实证分析

郑月琪

B

法学院

《青春筑法·校社共治——高校学生服务环上大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柴雨泽

C

法学院

乃文乃武,强身强国——百年精武文化记忆与传承调查研究

张盛原

C

法学院

“法启礼章,善治婚约”彩礼法律问题深度社区研究与多元解决策略实践

袁欣瑶

C

法学院

红色足迹·科技赋能——基于MR与5G技术的乡村红色旅游振兴实践

高天乐

C

管理学院

因脑施教——以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为例的基于            脑科学和人机融合的智能教育系统实践探索

陈彦佐

C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从“细胞”减废到城市低碳:“无废”实践如何撬动“双碳”未来?

林宇暄

C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沪上“圾”密,溯迹老港——基于城投老港基地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与科普推广实践调研

成诺

C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谁为喀什文化架起传播的桥梁? ——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一体化平台构建的路径研究

戎蓉

C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数字星光燃童梦 智能晨曦拓星途——以江西省大鄣山希望小学为基地开展科技、思想教育及计算机前沿知识科普

师箫飞

C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水韵新生:从苏州河生态蜕变,观城市发展新篇

桑晨

C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青春赋能非遗传承:上海市非遗匠人技艺活态传承的困境与创新路径调研

李嘉宁

C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超大城市交通碳排放分析及其治理策略研究——基于复杂网络视角和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调研

杨旭晨

C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江西传统文化创新与传承

颜亮

C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寻访育人匠心,共践“交以为师”——宏嘉书院全程导师专访实践

周弈成

C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老龄化浪潮下,电梯覆盖的刚需与担当

李林

C

经济学院

企学研一体化发展——Stata-MCP项目的共创

徐嘉琳

C

经济学院

AI与经济学的新融合——一个底层的尝试

谭淞

C

理学院

政策赋能与青浦新城建设更新——在基础设施和人居品质方面的成果调研

苗丹阳

C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不同非基岩厂址核电厂隔震技术适用性研究

冷元博

C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星火·燎原”——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传播与实践活力调研

张颢阳

C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绘上海,睦邻E家” ——数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增效路径研究

赵紫玥

C

马克思主义学院

如何织就社区治理“融合网”?——基于上海五个社区数字化治理的适老实践研究

杨彩霞

C

钱伟长学院

“听国之脊梁事迹 传扬科学家精神”上海大学等高校联合赴江苏兴化市校地联动科学家精神宣讲实践活动

李郑晖

C

钱伟长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正与破局——基于江苏省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时羚凯

C

钱伟长学院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构建——基于企业与高校双维度的实证调研

周沁玙

C

钱伟长学院

三杰精神今何在——基于常州三杰精神在当代青年  前行价值的现场学习与传播实践

周奕含

C

钱伟长学院

环上大科技园在人工智能领域与高效融合创新机制研究

韩逸帆

C

钱伟长学院

江南文化、钱氏家风对少年钱伟长的塑造

王佳琪

C

钱伟长学院

垃圾分类实践中的居民行为偏差:上海环境责任意识与行动落差的可持续发展困境

孙旭谦

C

钱伟长学院

从上海光源、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西岸美术馆解密上海改革开放带来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建筑变革

蒋启哲

C

钱伟长学院

绿岛蝶变:上海横沙岛乡村振兴的海岛实践调研

张至阳

C

上海电影学院

点亮下一颗星星——上海彩虹雨自闭症儿童戏剧疗愈工作坊

吴叶宬

C

上海美术学院

画笔与刻刀的“呐喊”:鲁迅革命事迹纪实与艺术实践

吴彦瑾

C

社会学院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创新发展:基于直播带货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

张向晨

C

社会学院

架设生命归途的青春桥梁:大学生安宁疗护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探索

邱岳妍

C

社会学院

“候鸟”与“银发”纽带计划——社区里的老少共融实践探索

施雯婧

C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成长经纬纽带系,通信萤火照童心——2025年芷江西路街道社区“爱心暑托班”

周乐凯

C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寻访育人匠心,共践“交以为师”——宏嘉书院全程导师专访实践

陈霖

C

外国语学院

红色印记:上海红色文旅导览平台的创新实践与社会调研

张家仪

C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从兴业路76号到西摩路132号 ——五卅精神多维传承和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青年表达

张子桐

C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虚实共生:红色藏品沉浸式交互设计—以上海红色地标元宇宙转型为例

赵欣淼

C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语润天山·同心筑梦——新疆多民族地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古丽米热·买司地克

C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地方档案馆数字化水平调研与改进建议 ——以线上访问为手段的横向对比研究

李瑞雪

C

文学院

北曲正声——新时代戏曲全生态传承创新研究

王艺婷

C

文学院

女性向游戏AI聊天系统开发:从文本情感分析到交互体验的应用实践

陈渔

C

文学院

红色记忆•时代回响—面向当代青年的红色文化宣推探索和红色图谱绘制工作

周逸冰

C

文学院

家庭化迁移下流动妇女的主体嵌入——基于萧山纺织业生产的实地调查

李佳艺

C

文学院

高原书声:黑水县教育鸿沟的田野调查与人文赋能实践

泽里娜姆

C

悉尼工商学院

链上云牧·三农赋能—定制化养殖与品质溯源新范式

赵结乐

C

悉尼工商学院

普惠金融百花齐放,振兴乡村作作有芒-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与绩效评估

王婕茹

C

悉尼工商学院

沪陕陇三线共燃五老薪火——                三十载精神传承视域下青春创演·双地贯通·铸魂军训的多维实践

龙馨琳

C

悉尼工商学院

红绿生金,产城共兴——将乐县红色基因与产业振兴实践调研

陈作霖

C

悉尼工商学院

司法审判效率、市场化进程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异地交流的“准自然”实验设计

孙艺榕

C

悉尼工商学院

念瓷生画,爱瓷永恒——非遗瓷板画推广路径探究与相关DIY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刘易承

C

悉尼工商学院

以爱之名,由始至终 ——对上海市宠物殡葬与关照行业发展现状与潜力的调研与探究

王苑博

C

新闻传播学院

版印新生——青年共创的非遗美育与在地振兴新引擎实践探索

李佳梦

C

新闻传播学院

「地灵灵」- AI赋能乡村文旅“破圈”的新媒体图片解决方案村落推广调研

赵显朴

C

新闻传播学院

雾里青——生态有机茶与茶旅文化倡导者

毕悦颜

C

新闻传播学院

星火燎原 —— 基于《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译本的溯源传播研究

于涵琪

C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发展成就考察

曹哲皓

D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脉赓续:中华文化宣讲行

庞骥

D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BIM 视角下四行仓库的虚实共生实践

李轶泽

D

钱伟长学院

“乐·上海”服务消费券与上海网红城市宣传对消费的促进研究

祁鸿

D

钱伟长学院

文化惠民·幸福赋能”——从高新科技到基层服务的公共文化提质与民生保障路径考察

刘卡罗琳

D

上海美术学院

红色赋能与科技创新融合下的老旧社区适老化更新路径探索 ——面向城市老龄化的安祥庐实践研究

邓运泽

D

上海美术学院

党建引领・艺治社区——基于保利叶之林的艺术化基层治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马欣奕

D

上海美术学院

溯源焕新——上海大学文化基因挖掘与文创开发路径研究

吴思萌

D


未结项项目不在公示之列。

联系邮箱:sdtwsjb@126.com

                                                                                                   



  2025年9月26日



下一条:上海大学第14批(全国第28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拟推荐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