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彰上海大学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最佳组织奖"、"优秀组织奖"、"组织奖"
"优秀指导教师"、"项目奖"、"先进个人"的决定
各院(系)团委、研究生团工委:
为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及本市《2015年社会实践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积极性,2015年我校积极开展以"激扬青春中国梦,铸就理想青年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共收到各院系申报的项目326项,其中社会调研类259项,社会公益类67项。7月和8月间,我校约4200余名同学奔赴祖国26个省市和自治区,近450余个县市开展类型丰富的实践活动。
经严格评审,并报团市委审批,现对在今年暑期社会实践中涌现的市、校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项目予以表彰。名单如下:
一、2015年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共8人)
1、王 阳(社会学院) 2、薛 莲(研究生)
3、吴晓敏(美术学院) 4、石晨阳(法学院)
5、何 灿(上海电影学院) 6、严小芳(环化学院)
7、黄 川(人才学院) 8、华旻磊(青志协)
二、2015年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共3人)
1、张勇安(文学院) 2、陈秋玲(社区学院)
3、王 杰(外国语学院)
三、2015年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奖"(共11项)
1、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及开发模式研究——以滇西抗战为例
(上海电影学院)
2、"毒窝"里的成长困惑——对上海市吸毒家庭子女的生存现状调研 (文学院)
3、探寻流动的遗产——基于产业结构变迁背景下运河人家生活史调研 (社会学院)
4、宣扬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圣火——中共一大会址志愿服务
(图情档系)
5、"聚焦新生代农民工" 经济学院赴义乌暑期实践项目
(经济学院)
6、立足井冈,信仰相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人才学院)
7、对常熟沙家浜地区(虞山)历史及抗日文化的调研
(音乐学院)
8、见贤思齐——调研运营良好的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系统
(环化学院)
9、上海大学研究生赴江苏南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生)
10、"关注身边的残疾人——盲人指示系统社会无障碍设施设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美术学院)
11、从黑暗走向光明——关于戒毒青年社会接纳与就业现状
(青志协)
四、第七届"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获奖名单(共4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奖项
|
学院
|
1
|
老由谁养?精神卫生服务领域新问题——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养老意愿及社区养护机构服务内容调查
|
一等奖
|
社会学院
|
2
|
差序格局的消弥与再造——基于我国 90 后大学生社交状况的调查
|
二等奖
|
社会学院
|
3
|
青春何以安居——在沪大学生毕业后五年内住房情况调查
|
优胜奖
|
社区学院
|
4
|
从"冤假错案"出发——"沉默权"的现状与可行性研究
|
优胜奖
|
法学院
|
五、2015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最佳组织奖"、"优秀组织奖"、"组织奖"(共18个)
(一)最佳组织奖(共3个)
1、社会学院 2、文学院 3、上海电影学院
(二)优秀组织奖(共6个)
1、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经济学院
3、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4、钱伟长学院
5、悉尼工商学院 6、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三)组织奖(共9个)
1、法学院 2、社会科学学院
3、生命科学学院 4、外国语学院
5、图书情报档案系 6、社区学院
7、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音乐学院
9、慈善爱心屋
六、2015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共27人)
1、胡笑寒(悉商学院) 2、夏明帅(计算机学院)
3、郑 飞(法学院) 4、庄琰(通信学院)
5、耿 敬(社会学院) 6、程明明(社会学院)
7、金银银(通信学院) 8、熊婷婷(材料学院)
9、邹 琴(外国语学院) 10、姜 颖(钱伟长学院)
11、高 川(经济学院) 12、何 磊(美术学院)
13、刘 锦(社科学院) 14、魏 利(数码学院)
15、李 梁(社科学院) 16、郁丽洁(经济学院)
17、王作文 (研究生) 18、严 瑶(上海电影学院)
19、崔 明(图情档系) 20、李珺珺 (音乐学院)
21、邱之卯(机自学院) 22、张莞丽(管理学院)
23、石婵娟(社区学院) 24、赵知为(中欧学院)
25、胡 妍(理学院) 26、袁 野(环化学院)
27、汪德江(土木系)
七、2015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最佳项目奖"(共15项)
1、情系材料,走进十院——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为例,研究口腔材料的应用现状 (材料学院)
2、"爱上大 正青春 正能量"地铁迎新导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学院)
3、户籍制度的现状与民众期许——以上海为例 (机自学院)
4、B&B——关于上海大学闲置废旧自行车现状分析与解决方案的调研 ( 机自学院 )
5、梦在远方·爱在足下——点石成金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赴湖南省醴陵市暑期爱心学校公益行 (计算机学院)
6、沪剧"认同感和潜在发展力调研——以上海市黄浦区老一辈上海居民为调研对象 (文学院)
7、弘扬钱老爱国精神 做今朝有为学子——钱伟长教育思想学生宣讲团暑期实践宣讲 (钱伟长学院)
8、真假乞讨者与虚实社会怜悯心——对上海流浪乞讨者的研究分析 (钱伟长学院)
9、不可泯灭的国家记忆——记抗战老兵的爱国青春 (上海电影学院)
10、乙肝就业歧视问题调研 (社区学院)
11、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植物志设计与制作 (生命学院)
12、"爱心接力,传递梦想"——第十一届上大—大场爱心小学暨第二届上大—大场"爱心暑托班"项目 (外国语学院)
13、米粒支教社第三届"成长助跑"夏令营 (文学院)
14、工业转型 绿色中国-经济大环境下太原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革之路 (悉商学院)
15、"爱·憧憬·世界"江西景德镇希望小学支教项目 (悉商学院)
八、2015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奖"(共41项)
1、上海市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现状及相关问题的调研 (材料学院)
2、"‘橙’意满满,怦然心动"——上海火车站暑期志愿者项目(法学院)
3、涂鸦艺术——游离于城市管理与艺术之间的涂抹 (法学院)
4、管理学院心星之火支教团赴云南耿马暑期支教 (管理学院)
5、对话医患: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医学院小学期医患沟通课程实践的研究 (社会学院)
6、"星星长大去哪了"——大龄自闭症障碍者生活状况调查(社会学院)
7、动迁路上乐与愁:"被郊区化"一族的生活与心态变迁——基于上海大型居住社区的实地调研 (社会学院)
8、让爱一路通行-——上海地铁"三三通道"使用情况调研 (通信学院)
9、"万里江山血染成"——浙江台州抗战老兵口述史整理 (文学院)
10、阿莱德贵州支教 (悉商学院)
11、走进阿兹海默的世界——对上海市失智老人多维视角认识契合度的调研 (慈善爱心屋)
12、从"人生炼狱"到"圆梦天堂"?——以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为例 (社会学院)
13、三人行,必有我师——暨上海市2015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级管理服务项目 (研究生)
14、上海住宅状况调研与BIM实践 (土木系)
15、服刑人员子女现状调研 (法学院)
16、情寓深山,花开向阳——向阳花支教 (环化学院)
17、"科技服务公益,助力智慧医疗"——计算机研究生赴十院公益行 (计算机学院)
18、太极之光——陈式太极拳创新推广实践 (经济学院)
19、让孩子们的笑脸更灿烂——庙行镇爱心暑托班公益活动
(经济学院)
20、科技与城市—上海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领域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 (理学院)
21、2015年为爱上色·爱美术—快乐美术教室 (美术学院)
22、上海"城市剩余空间"的现状调查及优化方案设计 (美术学院)
23、"守一方黑土,创一片未来"——上海及黄山地区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调研 (人才学院)
24、时光沙漏,光影记忆——让我留住你们的故事 (上海电影学院)
25、"浓浓书香,点滴情意"——安徽省铜陵县农家书屋公益服务项目
(上海电影学院)
26、爱心陪伴,呵护成长——以北姚湾农民工子女的社区服务为例
(社会学院)
27、农村90后青年早婚现象调查——以江苏、四川、安徽等地为例 (社会学院)
28、康复路上的沉与浮——云南省戒毒模式及戒毒人员再融入问题调研 (社会学院)
29、高校大学生通过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行性研究 (社科学院)
30、嘉定新城(马陆镇)爱心暑托班 (社科学院)
31、停车难?上海市大型购物中心停车场设计及使用现状调研 (社区学院)
32、门关闭,窗打开,折翼天使有未来——关爱脑瘫儿童(生命学院)
33、"传播民族精神,弘扬国球文化"——暑期义教乒乓活动 (通信学院)
34、"艺术改变自己,通信走进生活"——大宁街道暑期爱心驿站
(通信学院)
35、暑期社区"修旧如新"公益活动 (通信学院)
36、立足华夏文明,传承中华文化——对河北传统民居的调研 (土木工程系)
37、第21届上海电视节、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跨文化志愿服务 (外国语学院)
38、上善若水,润物无声——文学院研究生走进庙行镇阳光家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期 (文学院)
39、音乐治疗在综合医院的临床研究调研 (音乐学院)
40、生命一路向阳——走访上海大学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生命学院)
41、纸欲横流——高校校园中纸质广告对校园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查(通信学院)
九、上海大学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共110人)
校团委
|
张羽洁、李冠达、李慧茹、冯乐天、金一凡、汪静波、陈思良、季媛成、林懿
|
材料学院
|
张钦杰、焦思远、殷瑕、王萍、蔡健聪
|
管理学院
|
程佳慧
|
环化学院
|
周旭捷、白晓庆、李杨
|
机自学院
|
袁梦瑶、张琳、杨雯雯
|
计算机学院
|
吴婷、朱政辉
|
美术学院
|
冀晓楠、章宁、黄诗涵、陈薇亦、吴凡
|
经济学院
|
赵玥炜、王婕、李亮、胥颖、王锐
|
钱伟长学院
|
张冉、杨佳妮、余越凡
|
社科学院
|
张慧、张廷斐
|
法学院
|
王雅祯、吴冰沁、陈嘉莹、孙诗玥、张梦唯、徐伟臣、郑培鑫、汪倩玉
|
社会学院
|
雷严巧、梁亚伟、唐玮临、孙睿、闵兰、许豪俊、张智、李开富、许自佥、王炎涛
|
社区学院
|
吕桐、王楚乔、柳依依、关锦、徐中伟、张骏辉
|
生命学院
|
何梓钰、左迪章
|
数码学院
|
王上、孙亚军、胡晓翠
|
通信学院
|
黄潇畅、郑佳佳、吕金鹏、李傅媛、何隽鹏、吴昱瑶、陈继强、聂梦琦
|
图情档系
|
韩继峰、郑婷、王艺青、赵洁洁
|
外语学院
|
汤景逸、张思艺、柴佳豪、黄星程、倪幸竹、施文仪
|
文学院
|
黎赕、孙晓、许阳阳、朱军、张婷婷、宋东方、冯书颖、杨丹迪
|
悉商学院
|
李超、张润、韩冰冰、何佳忆、王杰
|
上海电影学院
|
张晓彤、郭伟华、张汉梁、冯晨、马永亮、刘琴、叶靖
|
理学院
音乐学院
|
钟花晓
李春苑、张冉冉、刘金英
|
中欧学院
|
王云晖
|
希望各院系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推动社会实践工作的深入发展。同时,希望全校学生以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知行合一、奉献社会。
共青团上海大学委员会
2015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