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16年上海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创建时间:  2016年01月04日 00:00  沈青松   浏览次数:

各院(系)团委:
为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实践李克强总理"汇聚众智以新发展理念编制< 十三五> 规划"的指导,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顺应时代新潮流,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家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结合所学所想所悟,创新思维理念与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远大理想,敢于创新突破,为铸就中国梦而努力。由此,校团委决定2016年寒假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践主题
本年度我校寒假社会实践以"汇聚众智,创新先行"为主题。鼓励实践团队聚集社会热点、以实地调研、考察走访、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关注的命题进行详细观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倡导实践团队结合实际需要开展主题返乡实践、社会民生调研、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向社会传递大学生的责任感与行动力。
二、工作流程
1、申报
各团队申报实践项目并填写《2016年上海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基本情况表》(附件1)上报学院团委。各院(系)团委汇总本学院申报项目,按要求填写《2016年上海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汇总表》(附件2)。
2、总结
校团委将在3月底4月初对所有实践项目进行材料归档。各院系团队应在实践过程中仔细记录、认真总结,实践成果将以调查报告、论文、照片、DV、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体现。
三、参考主题
主题1:关注经济现状,助力社会发展
2015年,中国明确提出"双中高"发展目标,即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为保证目标的实现,中国政府打出了"组合拳","互联网+"高潮迭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自贸区花开四朵,"长江经济带"巨龙起舞,"一带一路"战略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水乳交融……今年是新举措、新思路、新方法迭出的年份,中国经济的活力也在持续改革开放中得以尽情释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道路发展了独特的经济体制,青年学子应当深入了解中国经济架构体制,形成自己的思考。
主题2:传承华夏文明,推动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时至今日,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也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标签。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交融,究竟为中华文化带来了怎样的改变,而又有多少传统的精华在无声无息中消失?追寻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明,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
主题3:探寻城乡发展,建言社会治理
古语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青年学生应走进乡镇城市,关注医疗、交通、教育、社会保障等热点问题,了解民生、反映民生,探讨如何确保城市安全平稳运行,如何保障城市设施有序运营,如何保持城市面貌文明整洁,如何强化城市资源供应保障,如何实现城市交通方便快捷,进一步打造更为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成为为城乡建设与社会治理建言献策的强大力量。
主题4:聚焦前沿科技,投身科技创新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位居今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广大青年学生应通过调研学习,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创新方法,探究高科技在生活中的发展情况及高科技发展前沿道路,积极适应时代变迁,为自身及社会的科创方向献出一份年轻力量。
主题5:致力社会公益,爱心回馈社会
真情铸就希望,爱心播种和谐。大学生应利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资源整合等手段,联合开展日常照料、就业支持、支教助学、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用爱心回报社会。
四、工作要求
1、各院(系)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寒假社会实践。积极挖掘优质项目、优质团队,对传统的有特色的项目再创新再升华。各院系应加强培训,精心指导。要将社会实践和学生自身发展相结合,加强选题方向、调研方法、成果总结等多方面的培训,要在活动组织实施中完善过程管理和机制规范,在历年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善的社会会实践指导体系。
2、各院(系)要对项目团队进行统一培训和专业辅导,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寒假社会实践安全有序顺利地开展。建议项目选题突出专业,注重延续。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需求调研制度,选题立项应尽可能与各学院优势专业相结合,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鼓励优秀项目持续深入推进,实现项目成果科学化、服务社会常态化。
五、评审标准
对于申报项目,将从以下六方面因素考虑:
1、科学性: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结论真实有效,形成较为科学的研究成果或结题报告。  
2.创新性:选题具有前瞻性,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体现专业特色,成效显著。  
3、可行性:成果充分考虑时间、人力、资金等因素,具备现实转化前景,项目具有持续性,能够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  
4、影响度:团队注重宣传报道,项目产生积极社会效应,引起广泛关注。  
5、现实意义:选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切合城市管理真实需求,成果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和现实推广性。  
6、其他因素:展示答辩、团队合作、新媒体使用等。
六、材料提交
请各院系于1月8日(周五)17:00前填好相关申报材料,书面版盖章交至校团委二楼(校本部A楼对面收发室二楼)青志协办公区,电子版发送至shu_shsj@163.com。
联系人: 沈青松   华旻磊
 话: 15802116723, 13564033067
 真: 66134787
 
附件:
 
                                                                             共青团上海大学委员会
2015年12月29日 
 

上一条:关于转发《关于做好“青年之声2016年就业服务季”高校宣传推广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举办第十四届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上海)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