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校志愿工作进一步发展,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整合社会及学校志愿服务资源,并加强对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的培育,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发展,同时切实发挥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在服务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团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公益创想策划案征集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主题
创"益"由我,"志"在必行
二、比赛目的
1.在大学生中弘扬公益精神,培养奉献爱心、投身公益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参与各方共同创造积极的社会效益;
2.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公益意识;
3.通过公益策划比赛的开展,让大学生走近社会,了解社会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
4.通过对项目的评比,挖掘有潜力、值得推广的公益项目,旨在通过比赛挑选出优秀的项目作为上海大学的品牌志愿项目;
三、参赛资格
1.比赛面向上海大学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参赛对象为个人或团队,团队人数在五人以内。比赛欢迎跨专业、跨年级、跨院校学生组成团队;各团队需指定1名同学作为负责人和联系人。
2.出现以下情况,自动免除参赛资格:志愿项目违背法律和法规;内容不健康;涉嫌舞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与公益理念相违背;或其他不当行为。
四、策划案要求
(一)策划案选题参考
策划案围绕创"‘益’由我,‘志’在必行"这一主题,关注公益事业,突出思想道德内涵,注重价值导向,运用大众化、形象化、具体化的表达方式凝聚思想共识、汇集精神力量,传播创新意识。
1.社会保障
简介:社会居民的组成日渐复杂多样,有年富力强的社会中坚,也有大量的弱势群体,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民众个性化的社会服务需求。今日的中国仍有上千亿的农民工,他们没有所谓的最低保;有上千万的留守儿童,他们没有父母的庇护;还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他们面临着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匮乏。面对这样的群体,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2.社区活动
简介:公益文化活动一般属于群众文化性质,以社会效益为第一位。与社区合作共同举办活动是公益活动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将公益活动带入社区,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活动的普及性。因此,在选择活动主题时,应将社区群众的参与性与可行性放在首位,同时公益性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公益走进社区是志在必行的。
3.环境治理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蓝天不能靠东风,对破坏环境行为不能手软。李克强总理提出,要铁腕治理污染,实现蓝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保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已成今年两会最热的话题。将主题立足于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环境治理方案。
4.公共健康
简介:公共健康是地方、国家、民族和国际资源的组织形式,旨在强调影响各个社会的主要的健康问题,也是指导维持和改进所有人健康的科学、实际技能和信念的综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需要我们通过公益创新的方法去普及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知识,以增强公共健康意识,使得我们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态度。
(选题仅供参考,参赛者可自拟主题)
(二)《上海大学首届"公益创想策划案征集大赛"申请表》基本结构
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目的、项目时间、项目地点、大致预算、项目的创新性及亮点、项目可行性分析。(详情见附件)
(三)策划案评分依据
从创新性、公益性、可行性、社会影响力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创新性:一是没有被研究过的社会问题,二是虽有过类似研究但未设计过的公益服务项目;或是虽有公益服务项目但未被付诸实践行动。
公益性:作品要以公益为目标,综合考虑人力、资金投入与社会价值的比率,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公益最大化。
可行性:方案要充分考虑时间、人力、资金等因素,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社会影响力:弘扬志愿精神,传递志愿的正能量。
五、评审安排
本届比赛于2016年4月初正式启动,分两阶段进行。初赛(第一阶段),由参赛队伍上交申请表,大赛组委会将从创新性、公益性、可行性、社会影响力四个方面进行初次审核。最终评定筛选出15个参赛团体或个人进入决赛阶段。决赛(第二阶段),进入决赛的15个参赛单位须递交一份完整的策划案,并参加决赛答辩会,届时将由专业评委进行评选。
(一)4月初至4月中旬,各参赛队伍填写《上海大学2016年"公益创想策划案征集大赛"申请表》电子版并发送至GYCX2016@163.com(初赛截止时间:2016年04月19日(星期二)24:00前)。大赛组委会将会按照评分标准对申请表进行初审,最终筛选出15个参赛队伍进入决赛阶段。
(二)4月末,确定决赛入围名单。
(三)5月初至五月中旬,进入决赛的队伍提交一份完整的策划案。
(四)5月中旬,决赛队伍参加答辩。
六、奖励办法
决赛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及优胜奖
具体奖励:
一等奖:公益基金800元、一等奖证书、纪念品一份。
二等奖:公益基金500元、二等奖证书、纪念品一份。
三等奖:公益基金300元、三等奖证书、纪念品一份。
优胜奖:优胜奖证书、纪念品一份
共青团上海大学委员会
上海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