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团委、直属单位团总支、机关团总支: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搭建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的对接平台,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积极引导更多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民国情,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与信念。我校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上海大学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践主题
本年度我校以"学思践悟十九大,青春激扬新时代"为主题。鼓励青年学生深入社会基层、探索社会现象、发现社会问题,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倡导青年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独立思考、亲身实践,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年人的力量。
根据团中央提出的关于大学生暑期实践"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2018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倡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倡社会观察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提倡项目实施与有效传播相结合,并鼓励实践团队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选题立项:
第一、将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结合起来
鼓励青年学生聚焦社会热点,关注民生动态,利用社会调研、走访等多种形式观察社会。在观察中了解社会现状,思考社会问题,体悟社会之情,并提炼总结一些切实有用的建议。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环保治理、文化保护等问题中体现青年大学生的思考。在社会观察时,第一要注重全面性和普遍性,第二要注重观察的深度,第三要注重在对比中观察。
第二、将社会实践与学科专业结合起来
鼓励青年学生将社会实践与自身学科专业相结合,将学科特色、专业思考融入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进行个性化、专业化的探索。倡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用理论联系实际,将日常所学化为探索社会的智慧源泉,进行创造性和实践性运用;倡导青年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组队,注重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相互交流,实现不同学科交叉运用,协同创新。同时,希望上大学子在实践中加深对学科、专业学习的理解,感悟学科、专业魅力,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增进学科、专业认同。
二、项目类别
(一)校级项目选题
1.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
2018年恰逢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该专项旨在鼓励同学们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辉煌历史,聚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日益提高的现状,在思想道德、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进步,以实地参访、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团队实践可围绕但不限于以下五个方面:
1)改革开放+城市发展
2)改革开放+基层治理
3)改革开放+教育发展
4)改革开放+法治建设
5)改革开放+文化生活
2.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题
"互联网+"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特征。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新时代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应当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开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实践、体验活动。该项目旨在培养各实践团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创新设计、创意构思、创意制作,将互联网新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有机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创新创业的支撑作用。
结合2018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比赛要求,本次实践申报项目可从以下角度切入: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3. "精准扶贫"专题
鼓励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走访等方式,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慈善机制、基础教育标准化等议题,选取典型案例和细小切入点,深入探讨各行各业、不同地区的"精准扶贫"模式。倡导实践团队到各自对接的县、乡、村和农户,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旅游扶贫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与调研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4. "环保治理"专题
鼓励实践团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聚焦环境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调查研究污染防治制度的建设及成果,理论的发展及践行状况,探索如何打好新形势下污染防治攻坚战,如何实现环境保护措施的创新、协调、开放与共享,为改善社会现状和解决社会问题贡献力量。
5. "乡村振兴"专题
鼓励广大大学生暑期返乡回村开展调研,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对于家乡的熟悉和易融入的优势,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科专长,通过开展社会观察、社会调研等方式来展现乡村地区独有的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家乡的愿望。
实践申报项目可从以下角度切入:
1)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2)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3)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4)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5)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6)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7)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6. "公益支教服务"专题
鼓励实践团队在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
乡镇学校开展爱心支教活动的同时,就当地基层教育的基础设施、资源分配、公益帮扶等问题展开调研;结合支教经验与专业知识为当地教育发展提供专业化调研结果及政策建议,为改善中国乡村基层教育贡献力量。
(二)院级项目选题
院级项目原则上不限定申报主题,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采用社会调研、社会服务、科研创新、专业参访、母校宣讲中的一种或多种开展形式设计课题进行申报。
社会调研:以研究性、社会性为核心要素,主要是围绕国家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热点问题开展实证调查,所形成的实践成果。
社会服务:以公益性、服务性为核心要素,包括理论普及宣讲、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爱心医疗服务等方面。
科研创新:以技术性、创新性为核心要素,开展科学研究、科技下乡、科技培训、技术推广等实践活动。
三、时间安排
1、项目申报阶段: 即日起至5月12日(春季第七周周六)
2、校级立项答辩:
初审:5月12日-5月14日
复审:5月19日-20日(第八周周末,初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终审:5月23日(第九周周三)
院级答辩结果递交时间:5月18日
3、实践培训阶段: 6月20日-21日(夏季学期第一周周三至周四)
4、项目开展阶段:6月25日-8月26日(8月初进行中期汇报)
5、项目总结答辩阶段: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6、表彰及成果展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四、组织和筹备
1、评审委员会:
建议各院系团委应根据自身情况成立评审委员会,集中组织院系项目立项答辩会,选拔优秀项目予以立项资助,并于规定时间内将立项结果报至校团委。校团委根据项目类别组织分层分类答辩评审会,邀请各相关专业领域评委、老师进行指导,开展校级层面项目评审会、立项答辩会,选拔优秀项目予以立项资助。
2、校院两级管理机制:
为加强校级项目和院系项目的指导和管理工作,调动积极性,着力提升实践育人能级,本期暑期社会实践设校院两级管理机制。校级项目采取校、院双重指导模式,校级项目经立项后,校团委将立项名单反馈至各院系团委,各院系团委对相关项目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校级项目数量和质量也将计入年底院系实践工作考评范围;院系项目由各院系团委负责相关工作,校团委在立项、结项及报销等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督。
五、工作流程
1、申报及立项
1)校级项目
校级项目采取面向全校招标的形式进行申报,申报者须在规定的六个专项选题中择一进行课题设计。实践团队成立并确定项目内容后,须按规范如实填写《2018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校级项目)》(附件1),并在申报截止时间前上报给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团委。
校级项目立项评审分为学院初审和专业学院复审、校级终审三个环节。
院(系)团委在初审时间内根据《2018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立项评审标准》对本学院校级申报项目进行统一初审,并将初审结果上报给校团委,提交内容包括本学院初审通过的校级申报项目的申报书及《2018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校级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3)。校团委将根据项目专项类别将项目分类交由指定的专业学院进行复审。
校级申报项目根据复审答辩结果分为A类(校级优秀项目)、B类(校级普通项目)、C类(院级示范项目)和D类(院级普通项目)。其中A类项目须参加校团委组织的终审答辩,以对项目进行指导和提升。校级终审答辩将根据各学院分配名额(参考各院(系)项目近两年在"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及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获奖情况进行分配)筛选出校级重点提升项目。
请各院(系)于5月11日(春季学期第七周周五)17:00前将初审通过的校级项目申报材料(附件1、附件3),书面版盖章交至校团委二楼青志协办公处(值班时间:周一至周五8:35至17:35),将电子版以【学院+校级申报项目】命名发送至shu_shsj@163.com。
2)院级项目
院级项目均在学院立项。院级项目申报者须按规范填写《2018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院级项目)》(附件2),提交至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团委。院(系)团委结合所在单位学科建设和学生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评审方案,组织评审委员会,对本学院的院级申报项目进行立项评审。院级申报项目根据答辩结果分为C类(学院示范项目)和D类(院级普通项目)。院系C类项目额度根据各学院近两年寒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评定数量而定。
社区学院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归属于社区学院,不受专业分流的影响,项目的指导、后期的总结、评选等工作,也由社区学院进行统一管理与指导。
各院(系)团委在院级答辩结束后汇总本学院项目(包括校级申报项目和院级项目),填写《2018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汇总表》、《2018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本情况表》(见附件4、5),并于5月18日前将附件4、5和院级立项项目申报书,书面版盖章交至校团委二楼青志协办公处,将电子版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命名发送至shu_shsj@163.com。
3)立项公示
学校团委将对所有校级及院级立项项目进行统一编号,并在"志愿上大"(微信号:zysd2012)微信公众平台公示立项情况。
校团委将根据学院推送情况及校级立项答辩结果,在征求项目团队意愿后,推荐符合条件的项目,参加各类市级或全国社会实践类大赛。
2、专题培训
为加强学生对于实践的认识,提高学生组织实践的能力,校团委将于6月中旬至6月底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培训工作。
培训环节分为必修环节和自主选修环节。所有申报项目团队必须参与校方开设的必修课程,在自主选修环节可按需选择针对不同项目类别分设的培训课程,各院(系)也将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各类专项培训。
3、项目开展
(1)各院系项目团队应根据实践计划安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做好实践活动的组织、宣传、展示工作,同时做好参与人员的安全保障工作。
(2)请各学院(系)指定一名总联络人负责学院项目与校团委之间的联络工作,联络人信息请填写于《2018年上海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联络人信息表》(附件6)
4、项目总结
校团委将在9月至10月对所有立项项目进行总结评选。为获得良好反馈,使实践成果更加明晰,各院(系)团队应在实践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反馈机制,及时记录,认真总结,根据活动进展调整原有计划。各院系团队应在实践过程中按照培训要求仔细记录、认真总结,实践成果将以调查报告、论文、照片、DV、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体现。
5、表彰与展示
校团委将在各院系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优秀项目、个人、指导教师和集体进行评比表彰,并择优推荐参评市级奖项。针对优秀项目与个人,运用形式多样的分享会、新媒体展示等线上线下形式来宣传实践育人的典型人物与事迹,形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整合。各院系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
重要意义,形成党政领导统筹协调、责任部门分工合作、团委学生会组织实施和各院系以及各班团支部积极配合的工作体系。鼓励跨专业、跨年级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成社会实践,共同协作,资源共享,整合优势。
2.加强培训,完善机制。各院系要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相结
合,加强选题方向、调研方法、成果总结等方面的培训。结合《上海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指导手册》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过程管理机制和规范流程,派选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和带队,开展一系列必要的实践培训,要求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切合实际和需要。
3.突出专业,注重延续。各院系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基层需求调研制
度,选题立项应尽可能与本院系专业相结合,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鼓励优秀项目的进一步推进,实现项目成果的科学化,服务社会常态化。开展两年以上的优秀实践项目将优先列为市级重点,在工作经费、专家指导和成果转化方面提供配套支持。
4.落实保障,重视安全。各院系要努力创造条件,以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
顺利开展,要高度重视实践团队特别是赴外省市实践团队的安全保障工作,每支团队必须配备至少一名带队老师。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前期调研和出发准备,确保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要高度关注当地天气情况和安全指数,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同时,各院(系)需在5月18日前将院级立项项目申报书(附件3)、汇总表(附件4)、活动基本情况表(附件5)以学院为单位刻成光盘,书面版盖章,一并交至校团委二楼青志协办公处。
联系人:沈青松,徐盈
电 话:66134658转806(沈),18019324887(徐)
传 真:66134787
共青团上海大学委员会
2018年4月25日
另: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将会传至乐乎网盘(上大乐乎-工具箱-网络U盘)账号:上大青志协,密码:sqshsj,各院系可自行下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