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红军先辈,传承红色记忆——江西于都实践采访纪实
作者:万世洁
2022年8月,为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和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上海大学“长征源•忆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践行“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上大校训精神,来到江西省于都县采访当地红军后代及家属,了解当地的红色故事,感悟伟大长征精神。
江西于都,是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在此集结,在当地人民的帮助下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战略转移的两万五千里漫漫征程。正是这场彪炳史册的伟大征程,为中国革命开拓了新局面。今天,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红军后代们接过时代的接力棒,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红军故事、传承长征精神。
守望——传承
“一句承诺,一生守望”
段桂秀,104岁,革命烈士王金长遗孀。“我1953年拿到烈士证,才知道1935年他就牺牲了,我等了他九十年。”段桂秀奶奶眼睑发红,坐在一旁的中央长征红军出发纪念馆的管冬梅主任为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们解释说“为了补贴家用,段奶奶一个人在车头供销社做饭,长期的烟火熏眼,但她一直不愿意离开王家老宅,因为她怕她的金长哥哥找不到她。”
段桂秀奶奶虽然已年过百岁,但看到同学们的到来仍十分激动,看着同学们衣服上上海大学的校徽,段桂秀奶奶说:“于都军党组织最早从广州带回来的两株白兰就是白玉兰,代表着“纯洁”、“忠诚”。”
离别前,段桂秀奶奶握着同学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蛮会读书哈,永远记着主席,不要忘了打平天下的共产党!”
传承——讲述
“没有哪个红军的故事是最感动的,因为只要想到每个红军故事的画面,都是很感动的”
肖婷婷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主任、讲解员,从事一线讲解宣教工作已20年。平时工作中也会进校园、进机关、进基层、进乡镇开展红色宣讲,让听众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历史,了解先辈们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作为一名讲解员,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把故事讲好。”
同时,肖婷婷也是一名红军后代,肖婷婷对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们讲述道“我的大爷爷是1933年参加的红军,其实他在长征前就已牺牲,关于他的事情家里人都不知道,和他一起去的人都不在了,没有人能够把他在部队的事情将给我们听,我们现在唯一保存的就是他参加红军的时候,政府发的一张红军家属优待证,还有一张烈士证。”肖婷婷也向同学们讲述了长征完回到家乡干最脏最累的活,不愿接受红军优待的长征模范谢宝金等人的红军故事。问及令肖婷婷感受最深的红军故事是哪一个时,肖婷婷说:“没有哪个红军的故事是最感动的,因为只要想到每个红军故事的画面,都是很感动的。”
传承——唱作
“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我有义务把红军故事写出来。”
华攸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文艺创作者,为了宣传长征精神,创作了许多红色歌曲,在《告别》情景剧中扮演了一名红军旗手。谈起加入长征源演艺团的初心时,华攸金为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们讲述了一个故事,“红军当年架设浮桥,于都人民拆床板、拆门送给红军们搭木桥,有一名大爷硬要把自己的寿材捐出来帮助红军架设浮桥,周总理听闻此事感慨道:“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所以作为一名于都人,我们有义务把红色故事通过情景剧展现在全国各地的观众面前。”
在创作的红色歌曲中,华攸金介绍了其中一首背景故事——妈妈的马灯,表达了母亲送儿时的不舍与期盼。“儿子虽然远离家乡出发长征,但是妈妈的马灯一直挂在门框上,期盼他哪一天能找到回家的路,这不是一个母亲,是在于都出发长征86000人的母亲。”“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我有义务把它写出来。”
传承——演绎
“传承长征精神,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王慧群是于都县“长征源演艺团”的一名志愿者,她进行义务演出已长达三四年。同时她也是一名红军后代,她的父亲就是参与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的一员。问起为何愿意参与义务演出,她告诉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们:“当年,我的父亲就是在这个渡口出发的,作为红军后代,我有义务,也必须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所以,在招募演绎红军告别于都这部《告别》情景剧时,她第一时间就报名了。“我一定得去,我不去,谁去?”
在回忆起她父亲的故事时,她告诉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们“我的父亲一直是一个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人,虽然家中一直有困难,但父亲给他们的家训就是:有困难,不要找组织,不要找领导,不要向党去提任何非分的要求,自己去克服。”每次演绎这部《告别》情景剧的时候,王慧群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当年告别父亲的情形。“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我们必须舍小家为大家。”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高举革命的旗帜,继续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